春暖花开,AI面朝“复苏大海”

子非网 154 0

大年初五,在老家跟好友闲聊,他问我一个问题,他说这两年做短线投资赔了点钱,问我哪些行业前景不错,自己打算做点长期投资。我的建议是看看AI和新能源。原因很简单,这两个领域最终要解决的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生产力问题,短期波动不会影响基本面。

最近AI行业有这么件事儿也能印证这个观点。

科大讯飞在29日发布了2022年业绩预告,虽然受疫情等影响去年净利润有所下降,但在30日的年后首个交易日迎来涨停开门红,5日累计涨幅超过18%。

涨停背后其实透着这样一个逻辑:AI穿越周期的能力正在不断显现。

为什么科大讯飞利润下降,却依旧能涨停?

先来看看科大讯飞这份年度业绩预告。

2022年,科大讯飞实现营收和毛利小幅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亿-6.2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3.9亿-5.4亿元。在2022年的艰难下,公司预计2022年营业收入为183.14-201.45亿元,预计实现毛利75.33-82.87亿元。

对于过去的一年,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2023年会上有一个中肯的总结: 2022年大家都不容易,公司业务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面临压力,但公司稳住了局面,因根据地业务良性增长,夯实了基本盘 。

结合这份业绩预告,比较了解AI行业的朋友可能会有这么两个基本认知:

(1)有时候短期利润变动其实并不能说明公司经营能力有重大变化。

(2)透过几个关键的经营数据来看,公司的基本盘依旧比较扎实。

从财报分析的角度来看,营收数据和利润数据重要变化一般意味着公司经营能力出现新的情况或者出现问题,尤其在是净利润亏损之后。

但科大讯飞这份业绩预报的真相是,在2022各个行业按下 暂停 之后,四季度的营收确认延期了。受疫情影响,科大讯飞第四季度超过20个项目、超过30亿元合同延期,但项目并未取消。

而科大讯飞的财务报表的特点恰好又是四季度占比较高,所以这些业务带来的利润可能会在将来反映到报表上,但不会反映到2022年年报中。

也就是说,过去一年中,利润数据变动其实不代表公司经营能力有变化,因为在项目延期的情况下,过去一年的营收和毛利小幅仍有小幅增长。

另外,很重要的一个点是,根据地业务的增长表明动能并没消失。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可持续根据地业务在Q4取得了13%的增幅,全年同比增长23%。

依托根据地和系统性创新,2023年科大讯飞将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刘庆峰在科大讯飞2023年会上表示。

增长动能与经营稳健表现在财务上,就是现金流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受到疫情重大影响的情况下,过去一年,科大讯飞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超过5亿元。虽然业绩有波动,但现金流依然稳定,并不影响公司经营能力的基本盘。

一家基本盘稳固,有长期价值的公司,它的现金流一定是稳固的。

芒格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两笔投资除了伯克希尔之外,另一个是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值得长期投资的原因就在于,它能稳定的源源不断的带来现金流增长。芒格的秘诀在于:别人都在关注价格的时候,他关注的是现金流。

现金基本盘够稳,带来的就是长期增长的底气。

在外部看来,在AI技术能力上科大讯飞的基本盘够稳: 讯飞超脑2030计划 投入稳定,面向复杂场景的多模感知、多维表达、深度理解、AI运动智能算法业内领先,这些都是科大讯飞长期增长的底气。

AI赛道需要长期主义,但长期主义不是挂在口头一句空话,而是一种持之以恒的实践。这样的实践,必须依赖稳定的基本盘,这可能也是科大讯连续涨停的深层原因。

穿过周期,价值成长返璞归真

企业在AI赛道的上稳健增长,带来的是价值成长性的释放。

二级市场上,价格不一定代表真实的价值,价格只是市场对于公司的价值判断。因此,价值投资的核心逻辑在于 返璞归真 ,即透过市场判断去发现真正的价值。

要返璞归真,首先做的就是尊重客观规律。

科技行业的客观规律是什么?

技术价值从硬件向应用端转移

指数增长 线性增长

先来说是技术价值的转移。新技术到新商业的应用,总是从硬件开始,逐步向软件、应用端转移,这是一个不变的基本规律。

过去的几年,硬件的计算能力快速发展,社会算力已经大大超过了软件需求。

科大讯飞显然是看透了这一点,过去的一年科大讯飞在AI技术上地基打的更稳。

业绩预告中披露的8亿元的新产品研发以及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国产化适配等方向新增投入,其实就是在稳固AI技术的地基。

短期来看,这些投入是成本,但中长期来看,这些投入会变成无形资产,这可能会有利于毛利率提升。

高毛利率是科技公司的重要特征,也是行业竞争力的表征。毛利率越高,竞争力就越强。这样的竞争力反映到业务上,就是商业化的持续推进。

据悉,过去一年,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新增87.5万开发者,个性化学习手册新增300所运营校。To C方面,学习机流水型线下门店新增逾750家, 双减 校内课后服务合作平台新增130个市区县。To B业务方面,智慧医疗新开拓96个区县,智慧汽车新增合作车型110个,运营商合作新增3400万用户。

一方面,商业化的脚步很稳,另一方面,AI赛道未来价值增很可观。

技术的商业化增长曲线多是线性增长,因为随着商业化推进,技术价值的增长与市场份额的增长成正比。不过一些关键技术的增长,是呈指数级增长的,比如,90年度的互联网技术,以及如今的AI技术。

我也偶尔会觉得2023年和2003年其实很像,因为都处在一个关键技术商业化应用的前夜。只不过,这种变化还没有传导到市场上。

当下一个共识是,新一轮的商业增长将是由AI推动的。那么曾经搜索技术打开了互联网商业的大门,如今AI智能技术是不是也走到了这个阶段?

目前来看在二级市场上,AI增长还处在 线性增长 阶段,仍未到达 指数增长 的节点,但距离这个节点的出现应该不会太远。

AIGC大火可能就是一个信号。

AIGC为什么火,一是人工智能是它的内核,另外就是它代表全新的AI大规模产业生产的方式,这样的生产方式有更低的成本,让人类看到了AI真正有效率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的可能性。

就像内燃机发明诞生了奔驰、宝马,诞生了汽车工业,当一项技术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那么这项技术的一定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企业。

这就是 指数增长 的意义。

其实不管是AI还是科大讯飞,都还没有到真正爆发的时候,还有巨大的成长性,价值成长返璞归真,就是去发现和释放这样的成长性,这一点才是AI穿越周期能力的根本所在。

复苏节奏下,AI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要穿越周期,就需要关注当下。而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科技拉动复苏的历史时刻。

2023年,三驾马车拉动经济的方式在变。宏观上来看,2021年到2022年投资消费走弱,出口走强,但到了2023年,海外经济衰退,出口数据变差,市场需要新的复苏动力。

怎么拉动?

降本增效,降低工业产品的价格,刺激消费增长。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面朝复苏的大海,更需要AI科技为未来注入动能。

比如在工业领域,科大讯飞打造的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够对接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等节点,帮助企业提升生产效率,降本增效,从而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再比如,通过创新AI智能产品,挖掘新的消费需求,也能刺激消费增长。

在科技行业中,AI是一个很特别的领域,有着很强带动产业的能力。因为新技术突破应用的节奏更快了。

比如,科大讯飞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图文识别、认知智能等关键技术在2022年持续突破,对话系统的全新突破带来了全新的商业化机会,这些技术突破将在汽车、医疗、教育等行业迅速落地,比如车内人机交互、AI问诊、虚拟老师,进而形成对产业整体的带动。

事实上,拉动内需方式之一,就在于提升高毛利的科技产业的带动作用。

这其实也符合清华大学产业研究院的新技术应用模型:让一项新技术嵌入到产业中,找到自身的专有价值要素,帮助产业转型升级。

深入产业的结果,反映到市场上就是价值空间扩容。

科大讯飞这样的AI领头羊企业,自身的成长性也可能会更多的转化为市场估值,未来的市值空间可能会进一步释放出来。这对行业也会是一种有利的带动,带动AI行业估值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AI是一个马拉松式的长赛道,长赛道中的玩家,真正的分水岭在 战略穿透力 。

真正伟大的公司,都是具有战略穿透力的公司,苹果的战略穿透力是做最好的产品,微软的战略穿透力是赋能生产力,FaceBook是连接世界。

从外部来看,科大讯飞通往成功的底牌,可能就是专注AI赛道的战略穿透。对于市场来说,战略穿透力其实就是价值定力。

回顾这些年,AI有过高光,也有过低谷,有特斯拉市值万亿的惊喜,也有Mobileye估值被杀的惊吓。但仍然有一些公司,依然在AI的道路上坚持。

保持定力不仅是优秀公司的战略,也是一种习惯。就像亚里士多德曾言: 我们日复一日做的事情,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人。因此所谓卓越,并非指行为,而是习惯。

这样的习惯,才能最终使得企业在这场马拉松长跑中,跑得最久,冲得最远。

写在最后:

站在人类社会进化的尺度上来讲,过去的坎坷都只不过是一丝时光的尘埃,如今的AI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不过是短短一瞬。

如今,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商业上,AI未来的方向已经明确,只是人们还不确定奇点时刻何时到来。而人类历史中,最难的往往不是找到方向,而是找到方向之后的坚持,AI也莫不如此。

PS: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个人观点仅作交流。


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方式,其储存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传承着民族血脉,也支撑着文明的发展与演进。然而,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方言却正在无声无息地消失,与之密切相连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也正面临濒危风险。“大约平均两周就会有一种语言消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一调查数据让人触目惊心,且世界上正在使用的约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万里之外,数千颗人造卫星正运行在既定空间轨道上,极大推动了遥感技术的发展。同时,随着AI技术的持续深入,如何利用深度学习实现遥感影像的智能解译意义重大。通俗来讲,遥感是一种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技术,可对目标信息进行获取、传输、记录、存储、处理、应用等等。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是通


要问今年元宇宙领域哪个赛道最火,当然是“ai绘画”,从今年的10月以来。到现在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几款AI绘画小程序圈的用户数百万。


文|智能相对论作者|沈浪回顾过去的2022年,人工智能产业继续在巨变中迎来突破性成长。一方面,人工智能产业相关的应用越来越丰富、创新,比如元宇宙的出现和走红,为市场创造的一个全新的业态,也为用户带来了诸多新奇的体验。另一方面,支撑人工智能产业的计算力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根据IDC联合浪潮信息发布的


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方式,其储存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传承着民族血脉,也支撑着文明的发展与演进。然而,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方言却正在无声无息地消失,与之密切相连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也正面临濒危风险。“大约平均两周就会有一种语言消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一调查数据让人触目惊心,且世界上正在使用的约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万里之外,数千颗人造卫星正运行在既定空间轨道上,极大推动了遥感技术的发展。同时,随着AI技术的持续深入,如何利用深度学习实现遥感影像的智能解译意义重大。通俗来讲,遥感是一种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技术,可对目标信息进行获取、传输、记录、存储、处理、应用等等。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是通


来源:雷峰网作者:李雨晨医疗与各行各业一样,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英特尔与火山引擎的合作踏出了先行的一步,尽早寻找VR和医疗结合的最佳实践,推动VR医疗乃至数字化医疗的大发展。早在1935年,科幻小说家斯坦利·温鲍姆的小说《皮格马利翁的眼镜》中,就构想了一款


首届“兴智杯”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行业赋能专题赛决赛三等奖首届“兴智杯”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旨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生态建设。其中,行业赋能专题赛是


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早年间经常出现在科幻片中的机器人已然穿越荧屏来到了现实世界,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几分便利。比如,在家庭场景中,扫地机器人帮助人们解放双手;在餐饮场景中,送餐机器人为顾客提供送餐服务等等。近年来,受疫情这一因素催化影响,机器人行业的热度更是居高不下。据中国机器人网不完全统计,


每年到了春节前后,不少城市都会出现物流配送紧张的问题,甚至有快递企业直接在春节期间打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阶段性的运力短缺,几乎成了物流行业的常态,而且时间点绝不止春节假期。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雨、双11代表的电商大促,都可能让本就脆弱的末端配送体系承压。但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H


AI辅助绘画估值超十万?12月28日,山东人民出版社看中一位4岁女孩用百家号AI作画创作的AI绘本《超能外星战队》,认为该画价值超十万元且有出版意向。与此同时,“AI作画”像病毒般在各大短视频平台蔓延,众多网友纷纷以自己照片为素材生成“AI绘画”吸引不少流量围观。AIGC也正是在这股热议中,逐渐进入


坐姿不正确是儿童和青少年在学习和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坐姿不正确,会引起一系列的后果,通常会引起脊柱侧弯、颈椎病、腰背部肌肉劳损、视力异常等。基于LattePanda(拿铁熊猫)V1开发板制作的坐姿智能提醒器,可以通过摄像头采集坐姿,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实时判断人体姿态,对不正确坐姿进行语音、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